• 联系我们
  • 学校首页
  •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教学信息反馈 > 正文

    实施基专教育深度融合 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来源:     日期:2022/11/03 15:32:03浏览量:  】【打印本页】 【关闭

    实施基专教育深度融合 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介绍信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施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做法

    督导员 陈振武

    信电学院曹英丽教学团队主持开展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础与专业深度融合的一体化OBE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教改项目。实施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项目实施后促进了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他们的做法体会介绍如下,供大家分享。

    一、项目基本情况

    曹老师主持的项目是校级重点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基础与专业深度融合的一体化OBE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的子题,他们于2021年7月立项以来开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础与专业深度融合研究,旨在探索基于OBE教育理念,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培养中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加深“学习产出评估”深度,实现“目标-教与学-评估与反馈”的持续改进闭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不能固守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模式,更多的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效。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简称OBE)理念迎合了上述需求。然而,他们分析了现在的教学状况深感到;“学习产出评估”逆向推进深度不足,往往只关注到专业知识相关的专业教育环节,与数学、物理、外语等基础教育联系不够紧密。专业教育与基础教育融合不足,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物理等理论知识时没有工程应用背景,感觉理论枯燥、乏味、记不住;同时,当学习专业知识时数理知识基础不牢固,严重影响专业内容学习。因此,曹老师他们认为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中亟需探索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一体化”模式。

    二、项目实施方法

    1.组建基础与专业教育融合工作组

    组建由负责信电学院基础教学的理学院、外语部教师以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师组成的通专融合工作组(简称工作组),组织实施基础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工作。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为目标,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各个教学环节的通专融合工作。通过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带动全院教师,提高认识,全面推进通专融合教学工作。

    2.建设基础课与专业教育共享知识库

    项目组通过专业、数学、外语相关教学团队教学研讨,确立基础课与专业教育融合、衔接的模式:一方面专业教师列举《电路》、《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等专业课程核心知识点,供基础课教师熟知;另一方面,总结《高等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大学英语》等基础课程涉及的理论知识,明确工程应用背景;最后确定基础课与专业教育融合内容、提出教学需求,建设基础课与专业教育共享知识库

    3.入学教育开始打下基础与专业教育融合根基

    项目组把《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课程作为本科新生建立专业思想、了解专业现状与发展、激发对专业热爱、明确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第一门课程。把基础与专业教育融合以该课为切入点,使学生在大学学习生涯伊始全面了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理解科技创新对国强民安的重要意义、建立对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敬畏、树立知识强国、科技强国的远大抱负。

    4.基于共享知识库开展课程教学实现基专融合

    项目组认为基础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关键在于具体课程的教学环节中融合的落实,通过工作组与相关教师研讨,确立基于OBE理念教学设计与实施,利用共享知识库,贯通基础知识在专业教育中的灵活应用+专业工程背景在基础教育的引入;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案例教学、项目驱动、翻转课堂、小班讨论等教学手段,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具体落实通专融合。

    5.联合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现基专融合

    项目组鼓励基础课教师加入到专业科研团队,并与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项目实施过程中专业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工程应用需求设计主要研究内容、设计信号分析处理方案;基础教师指导学生解决信息处理问题的理论方法推导与应用。这样使学生通过大创项目的实施建立坚实理论基础、培养灵活运用信息处理技术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6.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实现基专融合

    毕业设计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具体问题的重要教学阶段,基础课教师与专业教师共同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毕业答辩,实现基础课与专业教育在综合实训环节的深度融合,综合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外文应用能力极好形式。

    三、项目实施初步成效

    实施项目一年多,虽然时间不长,但是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1.通过基专融合思路开展专业教育,指导学生的大学学习

    他们从2022级新生开始实施基础与专业教育融合开展大学生专业教育,使学生了解了数学、物理、外语基础知识对信息技术的支撑,以及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又通过信息技术领域科学家励志故事、当代科技“卡脖子”问题介绍,激励了学生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心和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2.基础课融入电子信息行业背景,专业课灵活应用基础知识

    他们通过学生培养方案中课程实施中基础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在数理外基础课程中引入信息技术工程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基础知识将来的行业应用,大大提升了学生对枯燥理论知识的兴趣;同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重复提及基础知识、具体化数学符号的物理含义,使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有效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共同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升了学生科研实践能力

    项目实施后,于2022年立项的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创项目中全部由基础课教师与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在项目设计与实现环节理论水平大幅度提升,有望高效解决农业生产问题,训练了学生工程问题分析、数学描述、解决方案设计、科技文献查阅、沟通与交流等方面的能力。

    4.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提升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工程问题能力

    组织基础科与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和毕业答辩,每位学生除了专业指导教师外还配备了第二指导教师,研究工作的文献查阅、工程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系统实现、结果分析、论文撰写等各个环节,除了专业教师指导外,基础教师额外指导学生理论算法推导、程序实现、外文阅读、中英文写作等,大大提升了学生理论水平和外文阅读写作能力。

    四、项目实施体会

    项目组通过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实施项目工作的摸索有如下体会:

    1.做好顶层设计保证融合工作深入落实

    开展好项目实施,以基础与专业教育融合工作,需立足专业特色与定位,确立具有校本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毕业要求,包括知识要求与能力要求,并以目标为导向优化培养方案,深度融合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舍“量”逐“质”优化课程设置。

    2.培养方案设置课程都应体现通专融合

    基础课与专业教育融合需要培养方案中所有课程教学中体现通专融合。从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各类课程都应重视通转融合。达到最优的人才培养效果。

    3.建立有效管理机制保证融合可持续性

    基础与专业教育融合工作涉及到不同学院、不同课程组,组织与实施具有一定难度,欲将此项工作具有可持续性,单靠个人热情与自觉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校应该制定有效管理机制,包括考核约束和课程津贴激励措施,保障通专融合形成人才培养必备形式。


    Baidu
    sogou